我们的身体进化了几百万年,这个身体里既有硬件(皮肤、骨骼、肌肉、内脏、神经),也有操作系统(喜好、情绪、思维模式、信念)。
很多时候,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敬畏身体,感谢ta, 对ta暴力、不关爱。
但是ta一直在兢兢业业地“工作”,确保我们“存在”,提醒我们哪里需要被注意,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。
今天的话题是
腹股沟
摸一摸你的大腿根部,是凹陷、富有弹性的一条沟,还是平坦、僵硬,甚至鼓出来一条肉?
“腹股沟”,顾名思义,是腹部与大腿交界处的“沟壑”。
中医和养生文化中也叫做:“髀窝”(bì wō),“拍八虚”中与“腋窝”相对应的下半身的重要部位。和“腋窝”的智慧一样,再次强调了人体结构中“窝”的重要性——它本应是一个柔软、有弹性、有深度的空间,是气血经络通行无阻的关窍。
然而,久坐、缺乏运动、过度压力等生活方式,很多人的腹股沟正“消失”。身体是一个精妙的整体。腹股沟的消失,是一系列代偿与失衡的开端,会带来一系列的体态问题与疼痛问题:
为了补偿僵紧的腹股沟,骨盆容易后倾,导致腰椎曲度变直、臀部扁平无力、小腹突出。走路时大腿活动受限,步伐沉重,进而引发下背部疼痛、膝痛和髋关节弹响。
从功能上讲,一个开放灵活的腹股沟允许力量从核心顺畅地传递到双腿,让我们步履轻盈。它的消失,就让能量从中间阻断,让人感觉笨重、缺乏活力。
从现代生理学看:
▼
腹股沟是下半身的“排污总闸”。
这里是人体最大淋巴结(腹股沟淋巴结)的所在地,也是大血管(股动静脉)的必经之路。
这里堵塞意味着下半身代谢废物和淋巴液回流严重受阻,容易造成小腿浮肿、腿脚冰凉、静脉曲张风险增加,影响盆腔器官的健康。
从中医经络学看:
▼
肝经、脾经、肾经——三条重要的经络都从此经过。
肝主疏泄,脾主运化,肾藏精主生殖。
腹股沟的阻滞,相当于掐住了这三条经络的喉咙,会导致:
• 肝气郁结: 情绪抑郁、烦躁易怒。
• 脾虚湿盛: 消化不良、腹部胀满、身体沉重。
• 肾气不足: 腰膝酸软、精力不济、畏寒怕冷。
中医和传统养生文化中都强调要疏通此处的意义,它对生殖系统、消化系统和情绪健康有深层的影响。
从脉轮能量学看:
▼
腹股沟区域覆盖了海底轮 和一部分生殖轮。
这里是关于生存安全感、根基稳定、性与创造力的能量中心。
此处的僵硬与封闭,内心会经常感到不安全、不稳定、对物质焦虑、匮乏感、丢掉“根基”的支持感。
同时根基又影响到创造力,在亲密关系中通常不顺畅。
打开腹股沟,也是在为我们的生命根基注入稳定的能量。
如何让腹股沟重见天日?
1. 腹股沟和情绪紧密相关,瑜伽对于调节情绪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瑜伽中有大量打开腹股沟的体式,永远不会嫌练习太多,每天都可以练习。在很多瑜伽课堂中都会让你“展开腹股沟”、“让腹股沟融化”、“张开腹股沟的眼睛”、“让腹股沟会呼吸”。
◦ 站立前屈: 极大地拉伸大腿内侧和放松腹股沟。(腹股沟放松、柔软才有空间、才能深陷)
◦ 束角式: 直接针对腹股沟区域。
◦ 蜥蜴式/龙式: 深度打开髋关节前侧,重建腹股沟空间。
◦ 婴儿式: 温和地伸展背部与髋部,放松整个盆腔区域。
2. 传统养生中的智慧:拍八虚
用空心掌有节奏地拍打两侧腹股沟,能有效震荡气血,刺激淋巴结,疏通肝、脾、肾三经。拍打时可能会感到刺痛的“痧”感,这是淤堵正在被清理的信号。
3. 日常习惯的重建:
◦ 避免久坐: 定时起身,做简单的伸展。
◦ 按摩: 带着关爱和,用指腹温柔地按摩腹股沟区域
◦ 温暖: 注意此处保暖,避免受寒。
对于日常压力大的人群,舒展腹股沟后会感觉“那都不是事儿”,有一种海阔天空的放松感。
唤醒沉睡的腹股沟,疏通生命的能量通道,滋养我们的根基,让安全感、活力与创造力得以重新流淌。
这也是每次结尾的祝福语来源:当生命通道流动时,我们会感觉轻盈与力量。
最后祝你此刻感受到的也是轻盈。namaste!
上课地址:东莞市莞城区汇峰中心E区二楼平台220
联系电话:13538570654 邓老师